*1、报价要求(明确分项报价要求)
(1)本项目服务费采用包干制,应包括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企业的利润。由投标供应商根据采购(略)价总价作为中标供应商与采购人签定的合同金额,合同期限内不做调整。
(2)投标供应(略),但不得以低于(略)。
(3)投标供应商的报价不得超过项目预算金额。
(4)投标供应商的报价,应当是本项目采购范围和采购文件及合同条款上所列的各项内容中所述的全部,不得以任何(略)。
(5)除非采购人通过修改采购文件予以更正,否则,投标供应商应毫无例外地按响应文件所列的清单中项目和数量填报综合单价和合价。投标供应商(略),在实施后,将不得以支付,并视作该项费用已包括在其它有价款的综合单价或合价内。
(6)投标供应商应先到项目地点踏勘以充分了解项目的位置、情况、道路及任何其它足以影响投标报价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项目情况而导致的索赔或服务期限**申请将不获批准。
(7)投标供应商不得期望通过索赔等方式获取补偿,否则,除可能遭到拒绝外,还可能将被作(略),并可能影响其(略)。各投标供应(略),应充分考虑报价的风险。
*2、付款方式
项目按合同相关规定共分五期付款。
首 期:合同生效后,且中标方按要求提供付款申请及发票等完整的付款材料后,支付合同总费用的10%;
第二期:中标方提交初期成果并获审查通过后,向中标方支付合同总费用的20%;
第三期:中标方提交中期(略),向中标方支付合同总费用的20%;
第四期:中标方提交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后,向中标方支付合(略)
末 期:中标方提交全部成果并通过(略)规划和自然**局业务会审查后,向中标方支付合同总费用的20%。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
*3、履约保证金
由双方协商。
*4、违约责任
(1)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合同生效后,任何一(略),应向对方支付合同款10%的违约金。
(3)因中标方原因未按合同期限提交技术咨询成果,超过30日以上,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5、服务质(略)
1)服务质量监督
为确保本次项目投标工作管理规范、实施有力,投标方应成立项目组,按采购单位要求完成研究成果。
2)项目验收要求
中标方需按采购方的招标技术及时间要求,完成相应工(略),采购方将进行项目验收。验收方式为采购方业务会通过。
1、工作内容
1)现状调研与资料收集
(1)管理部门调研
对产业发展、商贸流通、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等相关管理部门调研,了解其对转运中心的建设需求。
(2)行业协会调研
对相关物流协会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协会**和对物流转运中心的意见和建议。
(3)行业企业调研
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电商、配送、快递、生活服务、设施开发等物流从业企业和人员,了解城市物流(略)。
2)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
(1)公共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经验
了解国内外物流设施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相关经验,结合(略),合理吸收相关做法。
(2)物流中心立体开发经验
调研相关开发单位、设计机构在物流设施立体开发方面的相关经验等。
3)近期实施物流转运中心选址方案
(1)近期物流需求预测
针对物流转运中心的定位和具体服务门类,调查了解(略)及周边城市相关空间**和利用情况,分类预测近期各类设施空间需求规模,建立需求模型。
(2)近期建设规模论证
根据市场物流需求,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强度,综合预测近年适宜安排的土地规模和空间分布。
(3)近期实施项目选址
综合考虑发展区位、市场需求、土地**等条件,选取近期5年内适宜实施的地块。开展选址地块的场地评估、交通分析、物流需求分析等,论证项目实施可行性和所需的条件,提出后续所需开展的具体工作。
4)近期实施物流转运中心开发方案
(1)规划设计条件
根据选址地块条件,结合城市规划要求和物流需求,论证每个物流转运中心建设指标,明确功能配比(略)。
(2)土地开发方案
借鉴其他城市经验,深入研究近期实施物流转运中心用地的用地模式、土地开发方案等,指导近期物流转运中心的建设。
(3)项目建设模式
根据规划设计条件和土地要素配置,研究近期实施转运中心的投融资模式、土地出让方式、运营管理模式等内容。
5)经济分析
针对近期建设物流转运中心的概念规划方案,开展经济分析,对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效益参考依据。
6)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
面向方案实施研究提出**二级城市物流转运中心建设及综合开发实施机制、配套政策及保障措施建议,确保规划物流转运中心顺利实施。
2.技术要求
(1)项目成果要严格依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2)研究过程中应(略),把握城市发展相关信息和基础资料;
(3)研究工作开展之前应针对研究内容描述对项目的理解和要求的认识,剖析项目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完成研究任务的相应对策;
(4)研究工作应遵循思路开阔、方法科学、手段先进、观点明确、结论可操作性强等原则;
(5)研究报告书应做到文字流畅、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数据详实可靠、图表规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