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排641块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审批
新疆
发布时间: 2024年05月10日
项目详情
关于排641块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中石化**新春****公司:

你单位上报的《排641块产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申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兵团第七师128团,距128团团部2.8公里,****中心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84°35′58.59″,北纬45°3′43.14″。项目建设4座平台,总计部署采油井20口,十年累积产油21.25×104吨,**集油管线6.4公里,配套建设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总投资952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66万元,占总投资的5.94%。

二、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第七师胡杨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中石化**新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项目实施后会对环境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必须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采取严格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控和应急措施。综合考虑,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三、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期扬尘污染,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施工场地、道路定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期,严禁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作业;临时土方在井场堆放时采用防尘布覆盖;焊接烟气经焊接设备自带的焊接烟尘净化器处理后排放。

集输流程均采用管道密闭集输;定期对井场的设备、阀门、管线等检查、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密闭管线及密封点的巡检,制定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对发现的泄漏点及时修复。采取以上措施后,井场厂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企业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管道试压废水作为洁净水循环使用,试压结束后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钻井废水带罐收集,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水基泥浆和水基岩屑收集后经固液分离,液相用于钻井液配置。采出水通过集输管道运输;井下作业废水由作业单位自带的回收罐收集,经春风联合站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22)标准要求后,回注地层。

(三)加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对井口、井场泥浆不落地设施区、钻井罐区进行重点防渗,并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及时修复、加固,确保防渗设施牢**全。

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和土壤监测制度。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流向及其分布特征,合理设置地下水和土壤监测点。依托128团1连、2连、13连现有的各1口地下水监测井,定期对水质开展跟踪监测;在排641井场内设1个土壤跟踪监测点,按要求开展监测。严格落实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监测计划,制订地下水风险防范措施。

(四)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合理划定施工区域,优化管线路由,优先避绕植被密集区域,避免破坏荒漠植物及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合理规划井区内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严格控制临时占地面积;优先利用既有道路和设施,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对表土采取分层开挖、单独堆放、回填利用等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对永久占地进行砾石铺垫,减少风蚀。加强生态保护宣传,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和擅自破坏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工程临时占用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生态环境。

(五)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妥善处理处置。废防渗膜、清管废渣、机械设备废油、落地油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单位处置。废润滑油全部回收运至春风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处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关要求进行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一般固废的贮存和处置须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等相关要求,确保处置过程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六)优化井场布置,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音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音设施和隔声设备,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

(七)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严防“跑、冒、滴、漏”,实现全过程密闭化生产。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环节的环境管理和风险防范。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储油罐区周边铺设防渗膜并设置围堰,发生管道破裂、漏油事故时,在破裂或泄漏点筑堤,防止泄漏的原油漫流。事故状态下,落地油全部回收运至春风联合站处理,受污染土壤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落实各项应急环境管理措施以及各项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风险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八)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实防沙治沙措施,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等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依法按时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依据相关法规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

四、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应将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概算纳入设计以及施工工程监理等招标文件及合同,并明确责任。项目竣工后,须按规定程序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该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五、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办理排污许可相关手续,未取得排污许可相关手续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六、我局委****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该项目的“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

七、你公司应在接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环境局,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

2024年4月23日



温馨提示
1.该项目指提供国家及各省发改委、环保局、规划局、住建委等部门进行的项目审批信息及进展,属于前期项目。
2.根据该项目的描述,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和跟进,避免错过。
3.即使该项目已建设完毕或暂缓建设,也可继续跟踪,项目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后续工程与服务。